蒋胜男委员两会发声::高彩礼受谴责对象不应是女性
发布时间:2025-03-07 10:45:23来源:
在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针对农村高额彩礼现象提出突破性观点:“高彩礼本质是对女性土地权益缺失的补偿,板子不该打在女性身上。” 这一论断直指农村性别不平等的深层制度根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土地分配失衡催生 “补偿逻辑”
蒋胜男在提案中指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以家庭为单位,女性因婚育可能失去娘家村土地权益,而夫家村的权益又依附于婚姻关系,这种制度性不公迫使女方家庭通过彩礼寻求经济平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女性土地承包权因婚姻变动流失率高达 37%,部分地区 “外嫁女” 土地被强制收回比例超过 60%。这种 “两头空” 的困境,使彩礼异化为对女性未来经济风险的 “买断式补偿”。
法律赋权遭遇执行梗阻
尽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已于 2025 年 5 月 1 日实施,明确禁止以性别为由剥夺妇女土地权益,但蒋胜男在调研中发现,仍有 73% 的涉事村庄通过 “村民决议” 架空法律。例如,某中部省份一离异妇女起诉村委会收回土地案,法院以 “尊重村民自治” 为由驳回诉讼。这种 “立法超前、执法滞后” 的矛盾,使女性维权陷入 “有法难依” 的困境。
典型案例折射制度之殇
以轰动全国的 “杨妞花案” 为例,这位被拐 26 年的农村女性,其原生家庭因无子导致土地被收回,间接加剧了拐卖风险。蒋胜男指出:“当女性因失地沦为‘经济弃儿’,她们在婚恋市场的议价能力被严重削弱,被迫通过彩礼‘变现’生存保障。”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部分地区性别比失衡达 120:100,彩礼均价突破 30 万元。
破局之道:从 “确权” 到 “赋能”
蒋胜男提出三项改革路径:一是推行 “按人头分配土地” 制度,确保女性独立持证率达 100%;二是建立土地权益补偿基金,对因婚失去土地的女性给予持续经济支持;三是将性别平等纳入基层干部考核指标,对违规剥夺妇女权益的村集体实施财政惩戒。“只有让女性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才能切断高价彩礼的利益链条。”
社会观念亟待重构
面对舆论对 “女性索要高价彩礼” 的指责,蒋胜男呼吁理性看待结构性矛盾:“将矛头指向女性,无异于让受害者为制度缺陷买单。” 她建议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集体经济参与等方式提升女性经济地位,逐步打破 “重男轻女” 的利益格局。数据显示,在土地确权试点地区,女性参与集体经济决策比例提升 40%,彩礼纠纷下降 65%。
这位持续关注基层民生的 90 后委员强调:“解决高彩礼问题,本质是一场性别平等的制度革命。唯有让法律的阳光照亮每一寸土地,才能让农村女性真正挺直腰杆,告别‘被定价’的命运。”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深入实施,这场关乎亿万农村女性福祉的改革,正在悄然改变中国乡村的未来图景。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