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财政部释放民生利好:养老金 "21 连涨" 启动 3 亿老年群体再迎 "政策红包"

发布时间:2025-03-07 10:52:47来源:
在 3 月 6 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宣布启动养老金调整机制,明确 2025 年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20 元,并适当提高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惠及 3.1 亿老年群体。这一政策延续了我国养老金 "21 连涨" 的民生承诺,标志着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持续优化。

精准施策破解养老痛点


此次调整分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双轨推进。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从 123 元提升至 143 元,中央财政为此新增投入超 400 亿元。同时,退休职工养老金将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框架下适度上涨,具体幅度将结合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数据显示,我国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已达 3500 元,若按 3% 涨幅测算,月均增加约 105 元。

针对特殊群体,政策强化精准保障: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纳入财政支持范围,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全面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免息政策延续实施。财政部同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 30 元,将更多救命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构建起 "医养教" 三位一体的民生保障网。

财政协同激活消费潜力


为确保政策落地,财政部门打出 "组合拳":安排 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升级,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对餐饮、养老等民生领域企业给予融资支持。蓝佛安部长强调,"这些举措既缓解当期支出压力,又通过培育新型消费场景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在资金监管方面,中央财政已提前预拨 810 亿元补贴资金,并建立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系统。"每笔资金流向都可追溯,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群众。"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将通过转移支付引导地方政府优化消费环境,重点打造县域商业体系和国际化消费城市。

制度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


此次调整并非简单增量,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 "质" 的突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试点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运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则探索全国统筹调剂机制。上海财经大学专家指出,"养老金调整既要保障当前民生,也要为延迟退休、基金保值等长期改革预留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明确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在养老金调整中,缴费年限长、养老金水平低的退休人员将获得更多增幅,部分地区已试点 "提低限高" 机制。这种差异化调整既体现社会公平,又强化了 "多缴多得" 的激励导向。

随着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突破 2.6 亿,养老金制度改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命题。此次财政部释放的民生信号,不仅为老年群体吃下 "定心丸",更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当 3 亿老年人的获得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中国正书写着民生改善与制度创新的双重答卷。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